李國正醫師 李梅倩醫師 編寫

 

自律神經失調的中醫治療

 

一、自律神經失調會有哪些症狀

 

1. 頭:頭暈、偏頭痛。

2. 眼:視線模糊、或者眼前發黑。

3. 耳:耳鳴、或者聽力減退。

4. 喉嚨:發癢、異常咳嗽(類似感冒症狀)。

5. 手:發麻、發抖、發冷。

6. 腳:下肢麻木。

7. 肌肉、關節:肩膀及全身肌肉痠痛、多處神經痛、背部及腰部緊繃疼痛。

8. 呼吸器官:呼吸困難、呼吸肌肉緊繃痠痛、類似鼻塞而無法呼吸、不自主深呼吸或嘆氣。

9. 心臟:心跳加速、心跳強勁、心臟無力感、胸悶、胸部壓迫感。

10. 血管循環:血壓起伏變動、頭昏眼花、手腳冰冷、臉部潮紅燥熱、姿勢改變就暈眩、偏頭痛。

11. 消化器官:噁心、嘔吐、胃部發熱、胃部痙攣、腹脹、腹部疼痛、便秘或腹瀉、腸胃蠕動異常、便意感頻繁。

12. 膀胱:膀胱神經敏感、尿意感頻繁、頻尿、殘尿感、尿床。

13. 皮膚:多汗、不出汗、皮膚乾燥、全身發癢、發燙、發冷。

14. 精神症狀:焦躁易怒、莫名奇妙的恐慌不安感、感到寂寞孤獨、莫名悲傷、記憶力減退。

15. 全身症狀:全身倦怠、異常疲勞、全身無力、缺乏食慾、失眠、淺眠或多夢、白天賴床睏倦。

 

以上這些症狀僅供參考,如果有這些症狀出現,就要開始仔細思考"自律神經失調"的可能性了,但是上述症狀也和憂鬱症類似,所以難免被誤診為"憂鬱症",必須強調,心情不好或者情緒差,不代表得了憂鬱症,事實上憂鬱症的檢驗有一套很嚴格的標準但是很多病人無法得到良好的醫療,像這類的病人因為找不出正確的病因,每天受身體症狀折磨,身旁的家人和親友也沒法幫你,最後日漸憔悴,體力逐漸衰弱,無法繼續工作,因而每天活在品質差的狀況之下度日,就算沒有憂鬱症最後也會得到憂鬱症,所以自律神經失調症最嚴重的併發症是憂鬱症如果同時合併憂鬱症與自律神經失調,應同時合併評估與治療。

 

中醫的角度如何看待自律神經失調


中醫雖然沒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名,但早在《金匱要略》中就有類似症狀的描述,如「梅核氣」「臟躁」「虛勞」「驚悸」等都是相關病症。以中醫觀點而言,本病是由於情志因素或體質衰弱導致臟腑虧虛,五臟虧損、陰陽失調所致。西醫對於自律神經失調的治療,多半是給予抗焦慮劑及抗憂鬱劑為主,中醫則需根據患者體質及臨床表現的不同,採取「辨證治療」:


、鬱怒傷肝:患者情緒不穩、焦慮不安、煩躁易怒,並常有頭痛頭脹、心煩難眠而多夢、口乾口苦、大便秘結等症狀。此宜疏肝瀉熱,佐以安神,可用龍膽瀉肝
         湯加減來治療。

二、陰虛火旺:患者曾因熱病傷身或者平日思慮過度,導致虛火上升,出現心煩睡不著、頭暈頭痛、健忘、耳鳴、手腳心發熱、喉嚨乾等現象。此宜滋陰降火、
          養心安神,視其陰津虧損與心火亢盛的程度,採用黃連阿膠湯、硃砂安神丸或天王補心丹來加減運用。

三、心脾兩虛:多是年老體衰或有貧血傾向的人,若再思慮、操勞過度,最易傷及心脾,產生面色萎黃、頭暈、心悸、健忘、失眠、疲倦,食慾減退、食後腹脹、
          大便拉稀等複雜症狀。此宜補養心脾以生氣血,可用歸脾湯加味來治療。

四、心腎不交:如房事過度,腎精枯竭,形成心神失養,於是有心煩失眠、健忘、精神恍惚、頭腦空虛疼痛、疲勞、腰痠,男性或有遺精、陽萎,女性或有月事失
         調等症狀。此宜補腎固精、養心安神,可用知柏交泰丸加味來治療。

五、心虛膽怯:患者心氣不足,常常易受驚嚇,終日惴惴不安而多疑,夜裡多夢而易於驚醒,常覺緊張而冒汗。此宜益氣鎮驚、安神定志,可用溫膽湯加味配合甘
          麥大棗湯來治療。


以上證型是舉其大要,由於患者往往是多種類型的組合,臨床必須仔細分辨,治療才能得心應手。而除了中藥的治療,還需要懂得解除造成焦慮或緊張的生活形態,增強環境的調適能力,並宜藉著運動、打太極拳、練瑜伽…來自我放鬆,甚至尋求合適的宗教信仰,增加自我的支持性心理治療,也會有幫忙。

 

arrow
arrow

    健康堂中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